APP下载

【专访】郑州大学分子病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旭东

2019-11-06



    随着医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国内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2019年10月25日上午,在郑州大学举办的“2019年郑州大学青年学者国际论坛-----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分论坛”会歇期间,未名空间独家采访了郑大分子病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旭东。张主任作为海外留学的前辈,向我们分享了在郑州大学的自身经历与切实感受,希望能够为海外学者回国发展提供参考。

Q:您可否先简述一下您的经历和专业领域?
A:我出国之前是一名外科医生。95年出国去澳大利亚读了PHD后,完全转做肿瘤研究。现下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尽管在治疗上有很大进展,但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在我们河南,例如食管癌,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发病率,所以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研究学习。

Q:您认为国内做医学研究与在国外有哪些差异?
A:相较于国外,我们国内最大的优势是研究资源。我们人口基数大,临床病人多,所以资料、资源相对丰富。这给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条件。在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医学研究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比如河南,有着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医院。也就是说,我们有着最丰富的的研究资源。

Q:您觉得相较于“博”,“洋博”有哪些优势?
A:我认为两边的博士各有千秋。相较于国内的博士,国外的博士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更强一些。我们国内的博士,比他们更踏实、刻苦、用功。

Q:您当年回国时,是怎样的契机让您最终选择了郑州大学?
A:我当时拿到了两份offer,一份是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一份是来自郑州大学。当时南方科技大学是我们国家第一个结构性质比较独特的学校,校区在深圳,地理位置非常好。最后相较两个城市和两个学校,我选择了郑州大学。选择的原因有两条,首先是对河南省与郑州市的喜爱。包括历史文化底蕴、春山如笑的美景。其次是郑州大学颁布的人才引进政策与医学科学院特区对学术的追求,深深地吸引了我。

Q:您在郑州大学医科院有哪些感触以及成果?
A:首先我们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人才办,对我们海归学者的帮助很大。其次是医学科学院,我们医科院是郑州大学的一个特区,有着非常好的学术氛围。这些支持是我们能够专注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我们学术产出的保障。我们分子病理中心也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在著名刊物发表,包括Nature Metalolism、Nature Coounications 和Cancer Reseatch。

Q:郑大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医科院带来的改变?
A:郑州大学有着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医科院也根据医学研究的特殊性,细化了人才引进的一系列措施。我们引进的高级人才,比如吴缅教授、Rick Thonre已为我院的科研产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Q:在您看来,相较于其它高校,我院吸引人才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A:我院设置多个医学研究中心,己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共存的现代研科所需要的critical mass, 并和多个大型综合和专科医院形成了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研究模式。特别是我院实行PI负责制,使得科研人员在人员使用及资源分配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也使得我院的人才引进政策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Q:您觉得今后对于人才引进方面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A:我们郑州大学在人才引进方面已经做的较为完善,我想我们应该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毕竟在与北上广、沿海江浙地区的高校在竞争人才,我们也想提升竞争力,争取招揽更加优秀的青年人才。

Q:今天参会的学者非常多,作为前辈,您对新人有什么期望与建议?
A:在我们那个年代,我们的老师会跟我们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医学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一方面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另一方面要耐下性子,踏踏实实的开展工作,真正切实地为我们国家,特别是为我们河南,能做出实际的贡献。

Q:您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期望?
A:我认为医学研究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相对应的需要更好的医学研究和医学技术做支撑。我希望我们河南、我们郑州,能够一如既往的重视医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都得从最基本的开始。
关闭窗口
  •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