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出国资讯
培养跨跃中外课堂的学术能力
来源名: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类:政策  创建于:2018-10-30 被查看:1946次
  日前出版的《胜任未来:赢得人生的六种能力》在全国新书榜上位置显著,引发读者关注。该书作者郭蓓基于近20年的海外留学和职业经历,“提出了胜任未来所需要的本真力量”。回首留学岁月,郭蓓说:“这些本真的力量在我留学12年的海外岁月中给我支持。那段岁月中有理想和现实的碰撞,有人文和旅行的体验。正是这些不断聚集的力量,使我拥有对人生选择的自由,对挑战未知的自信以及在经历眼泪和汗水的磨砺之后,依旧不失对人生美好的憧憬。”
  对中国学子关注的学术适应力,蓓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求学海外,在学术适应力上遇到的挑战,有一半来自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上的中外差异。
  海外学校各类科目的考核方式通常是以下项目的组合:课堂发言、小组项目、平时的小考试、期末考试、小论文和演讲发表。教授会根据不同的科目特点,给予各项考核不同的权重。
  从中国的高中到日本的高中,我习惯于老师上课,学生做笔记并在课间或者课后完成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决定科目分数。当我到东京大学念本科时,才开始有小组学习的课程,但是绝大多数课程形式依旧是听课和参加期末考试。我的学术适应力受到最大的冲击是在进入哈佛商学院的第一学期。
  哈佛商学院的授课和考核方式与东京大学截然不同:上课 90%的时间是课堂讨论,教授只负责讨论引导和小结。每门科目的考核方式是课堂发言占50%,期末考试占50%。大家遵循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即每3节课需要有至少一次有质量的发言,才能保障考试及格。这个发言不是简单地对他人发言的赞许或反对,而是需要有完整的论据和阐述。在哈佛商学院读两年MBA要讨论500多个案例,这对于在课堂上习惯只听不说的我来说,无疑是强烈的学术适应力冲击。
  学术适应力的挑战,另一半来自高中与大学环境中师生关系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习惯于几十人一班的高中生,第一次走进大学教室,有时会满脸茫然。在东京大学时,我选过一门《宏观经济学》,课堂有 500 人之多。在哈佛商学院读 MBA 期间,我曾旁听过哈佛大学法律系本科生的一节课,上课人数竟达到700 人! 面对密密麻麻的学生人头, 师生关系从原来高中老师跟你的点对点, 变成了教授跟你的点对面——教授根本无法记住每一个学生, 更别说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主动的辅导。也不像高中班主任, 会因为上课开小差而提醒和纠正你。
  大学的学习全部靠自律,没有哪个教授或者学校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你笔记做得怎么样,上课跟不跟得上。大学的教授不主动,不代表他们是封闭的,只是需要你抓住每个机会主动去敲门和提问——每一堂课结束时,教授办公室开放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当面提问,也可以选择在其他时间邮件提问。
  每位教授都喜欢主动问问题的学生,更喜欢问好问题的学生。教授除了授课以外,都有一些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是博士生和硕士生,但是不排除教授发现一名勤于思考、爱问问题的本科生,把他拉进研究项目的可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系的罗哈斯教授就碰到不少这样的学生,其中一个学生叫麦露迪。麦露迪在大学二年级上他的课时就主动交流和提问,罗哈斯教授说到一件让他惊讶的事情是麦露迪问了他一个问题,他给了一些线索,并建议麦露迪自己建模研究。本以为随口一说的建议,没想到再次上课时,麦露迪兴冲冲地跑过来跟罗哈斯教授分享付诸实施的研究结果。在教授的鼓励下,麦露迪围绕着自己的那个小问题,启动了一系列其他的研究项目。结果这个课题越做越大,越做越深,最后麦露迪直接进了罗哈斯教授的研究小组,甚至在大三大四时,除了协助教授做科研,她还成了硕士课程的助教。麦露迪的经历折射了学术适应力中最关键的一点:从授课型思维方式向研究型思维方式的转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人类认知能力的学习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阶段。高中以下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记忆、理解、应用和分析的能力为主,可以统称为授课型课程。进入大学以后,课程会有授课型和研究型的区别,越是进入硕士阶段,研究型课程占比越高。研究型课程或者项目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力。所以一旦进入大学阶段,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激发自己的研究兴趣,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实质上就是评价力和创造力。
  不少家长和学生会有疑问:是不是要念完硕士才能去读博士? 其实,教授主导的各类研究项目都需要研究团队一起完成,他们筛选有专业度和研究思维能力的学生,从研究项目的经费中为其提供学费、生活费甚至工作补贴。 如果一名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展现出科研潜力,并且在本科阶段参与了科研项目,那在本科毕业时就完全具备成为一名博士生的条件。但是,激发做科研的兴趣, 培养做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并不只是为了成为一名博士生。在大学阶段淬炼评价和创造这些研究型思维能力,会帮助我们更清楚自己想要前进的方向。
  在东京大学读三年级时,我通过面试等筛选环节,加入了东京大学藤本隆宏教授的产学研究小组与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参与生产管理相关的产学共同体项目。从富士重工到酿酒厂, 凡是对于生产管理精益求精的产业,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这些科研项目还激发了我去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兴趣,甚至去旁听心理学系的课。大四毕业时,我们的产学研究小组有近一半的学生留校继续从事研究或加入我们研究的企业参与战略制定和管理。
  麦露迪也曾说过做科研应有的精神和态度:“科研没有那么高大上,我们千万不能一做科研就指望着发论文出成果甚至拿诺贝尔奖了,很可能刚开始做的科研是非常基础的,比如简单枯燥的数据清洗的工作,但正是这样的基础训练,才可能让自己有机会培养科研的感觉,学习和掌握科研的工具。在科研项目中淬炼严谨务实的精神是最大的收获之一。”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