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回国资讯
潘巍峻:让科研之心“归巢”
来源名:
分类:  创建于:2018-12-20 被查看:2574次
    “归巢”是过去6年潘巍峻的关键词。6年间,这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弄清了造血干细胞的归巢路线,也让自己的科研之心完成了一次归巢。

      对于研究造血干细胞,潘巍峻说自己是个“外行”。但就是这位“门外汉”率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秘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完整动态过程,相关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我之前的研究与这一领域并没有多大关联。” 潘巍峻说,自己早年的研究方向是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后期才开始涉足遗传学和血管生物学领域。

      “对探索生命科学领域,我有浓厚的兴趣,但想要发现生命的本质并不容易。仅靠实验室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思考、积累数据并综合运用其他手段。”潘巍峻说。

      与时间赛跑,揭秘“黑匣子”

      造血干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红细胞、白细胞等人体内所有类型的血液细胞,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此前已有科学家发现,只有归巢的造血干细胞才能实现自我更新和向下游分化,从而建立整个血液系统。

      “所谓归巢是指造血干细胞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微环境,也就是自己的‘家’。然而,此前大家对归巢在体内究竟如何发生、归巢的微环境究竟是何种结构等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知之甚少。”潘巍峻说。

      造血干细胞到底是如何归巢的?潘巍峻团队想要打开这个“黑匣子”。

      为此,潘巍峻率领团队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率先采用可变色荧光蛋白建立造血干细胞标记系统,同时引入遗传调控和图形重构计算等方法,首创了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

      时间回溯至2016年夏天。当时,正带队挑战这个世界难题的潘巍峻得知美国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的两个团队也在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对比这两个团队,我们的实验设备略显逊色、团队经验远不如人,要想最终胜出只能拼速度。”潘巍峻回忆说。

      随后,团队拧成一股绳,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冲刺。在此期间他们不断有零星突破。要不要把这些“小成果”马上发表出来?团队成员李丹彤说:“潘老师不止一次勉励我们要坚定信心、‘一战到底’,这一定会有重大发现;另一方面,要拿出200%的耐心,仔细分析实验数据,用扎实的实验把逻辑链条中每项空缺逐一论证补齐。”

      回忆当时的情景,潘巍峻坦言,做科研要静得下心,要多思考这一领域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如果急于求成、跟随潮流,最终你会发现所做的一切都是隔靴搔痒,并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他说。

      回归本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归巢”是造血干细胞发挥其功效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在潘巍峻看来,寻找自然界最本质的规律、坚守学术最纯粹的本心,这种科研的“归巢”心态同样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的本心在哪里?“兴趣。”潘巍峻说。

      从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到今天带领学生攻克世界科学难题,潘巍峻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总结成长的心得,潘巍峻说:“兴趣是最根本的原动力,天赋占比非常少,大部分要靠后天努力。”

      上高中时,潘巍峻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做化学实验,在兴趣的驱使下他在本科阶段选择攻读理工科专业。到了研究生阶段,在前辈的指导下,他发现生命科学探索的本质就是一个实验验证的过程,选择这个学科可以最大化满足自己的兴趣。由此,他把生命科学选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科研领域。

      “项目进行的6年间,虽有一定波折,但也有喜悦的时刻。看着自己研究的问题被一步步解释清楚,这种奇妙的感觉就像是你跟追了很久的女孩表白,结果她说她也喜欢你。”潘巍峻笑着说。

      在潘巍峻这里,闯过一道道关卡的累与苦,都被热情与兴趣冲淡了。

      如今,潘巍峻也想把这份特别的热爱传给后来人。科研工作之余,潘巍峻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

      “要呵护好学生的科研兴趣。做研究就是要有探索未知的热情,虽然在探索过程中不时袭来的挫败感也会蚕食它。”潘巍峻说,兴趣之外,要取得成果还离不开信心的树立与信念的支撑,从兴趣到信心再到信念其实就是一个科研人员的成长过程。

      “20年前,我也是一个懵懂的科研人员,也不知道未来会做哪些方面的研究。”潘巍峻说,他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把不同特点的学生都领入科研的大门。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