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回国资讯
从逐梦故事透视深圳如何“重才爱才用才容才”
来源名:南方网
分类:信息  创建于:2018-05-25 被查看:1715次
                    筑“人才特区” 引“孔雀”南飞
                  ——从逐梦故事透视深圳如何“重才爱才用才容才”
       中国道路 深圳样本·人才篇
  
       2002年,王卫将顺丰的总部搬到了深圳,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这里很方便!
  5年多前,海归博士刘自鸿怀抱创业梦想而来,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深圳是另一个硅谷”。
  去年,来自澳大利亚的专家彼得·罗比(Peter Lobie)加盟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以下简称“TBSI”),事业开始了新的“爬坡”。
  类似的“孔雀深圳飞”的逐梦故事,多年来不断上演。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深圳湾畔的深圳人才公园草坪方石上,醒目地雕刻着这样一行语录,道出了深圳崛起的一大密码。这座人均年龄仅32.5岁的年轻城市里,95%以上的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各类人才总量已超过5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9%。“重才爱才用才容才”的文化,早已融入了特区的血液。
  当前,全国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深圳正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打造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人才特区”。
  “来这里就是闯”
  将总部搬到深圳已经16个年头了,顺丰控股董事长、总经理王卫一直很享受这里的工作和生活。
  近日,在位于深圳湾软件产业基地的总部办公室里,他向南方日报记者忆起了往昔。“顺丰1993年在顺德成立,后来搬到广州,接着又迁到深圳。当时主要是觉得在深圳很方便,深圳的天空也特别蓝。”王卫坦言。
  他接着细化出了三个原因:第一,深圳离香港近,人和货物通关都快捷,也方便自己回家;第二,深圳更有活力,上世纪90年代末这里还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来深圳的人,会有种不一样的朝气;第三,这座城市没有“包袱”,年轻人来到这里就是闯,就是干事业。
  至今,王卫始终记得10余年前的一件事。因为公司业务扩张需要申请机场用地,顺丰向深圳市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后来有一天,一位市领导带队前来调研。“调研后,那位领导激动地说,为什么我们之前没发现顺丰,服务没有跟上,很抱歉。这个场景我永远忘不了。”王卫说。
  落户深圳后,顺丰开启了发展的加速度,成为了中国物流的巨头。2017年2月24日,顺丰敲响借壳上市的钟声。当天收盘价报55.21元/股,顺丰以2310亿元问鼎深市市值第一。
  “我做企业不是做给人家看的。企业的文化是追求人跟人之间的平等,人成了,其他才能成。”王卫的人才观,与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在他看来,顺丰发展最大的挑战之一,是物流和科技两种文化的融合。“未来跨行业的竞争中,对手主要是科技公司,而科技竞争的重点在于技术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基于这样的考虑,2015年顺丰就进行了机构调整,将顺丰科技与集团合并,管理顺丰速运。简单地说,就是让科技变成了速运的“老板”,请懂科技的人来管理公司,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吸引人才,让科技引领传统物流基因的跨界升级。如今,其收效良好。
  “深圳是另一个硅谷”
  当顺丰扎根深圳10周年、王卫在全国大展拳脚之际,29岁的刘自鸿告别大洋彼岸,加入“归国大军”,来到深圳点燃创业梦想。
  这名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曾在IBM纽约总部工作近3年。2010年年底,他用14天时间先后考察了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深圳等7座城市,从未来过的深圳是最后一站,却也是他最喜欢的城市——“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福地,是另一个硅谷”。
  华为、比亚迪、腾讯等大企业致力于顶尖技术的开发;傍晚的南山科技园灯火通明,甚至深圳周边偏远的工厂也在为苹果、三星等生产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深圳,其务实精神、创业氛围震撼了刘自鸿。
  2012年8月1日,柔宇科技在深圳、香港和美国硅谷同步成立。
  作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后来通过朋友把创业项目对接到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会很快便专门组织会议听取他的汇报。“当时我以为这只是一个例行活动,没想到汇报完第二天,我就接到了相关负责人的电话,被告知政府将要组织一个专家评审会,以尽快促成项目立项和落地转化。”刘自鸿很受触动。
  2013年底和2014年初,柔宇科技新型柔性显示技术团队分别入选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广东省引进“第四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
  5年多来,刘自鸿带领柔宇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转变,在国内外储备了1800余项知识产权,研制出了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新型柔性电子传感器、新型智能终端产品Royole Moon等核心技术和产品,跻身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创业公司之一。
  在刘自鸿看来,开放包容、充满激情、崇尚创新、作风务实等城市基因,让海内外优秀人才愿意到深圳落地生根,发挥价值,并使深圳有了如今的发展。而这些气质也应是创业者要具备的精神状态。
  向全球精英“抛出绣球”
  年近五旬、来自澳大利亚的彼得·罗比是“华人的女婿”,在科研生涯的前几十年里,他走过了新西兰、新加坡等不同国家。
  提及深圳,他一直谈到两个词——“现代化”及“高效”。2008年,他第一次来到深圳,这里的工作节奏便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年,在TBSI相关学术带头人的推动下,彼得·罗比正式加盟这所中美顶尖高校合办的新型大学,担任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的医学教授及副主任,将深圳作为未来长期逐梦的地方。
  促使他留下来的,也与深圳和TBSI丰富的人才政策及较大的科研支持力度密切相关。
  彼得·罗比主要从事癌症靶向药物的研发。他认为,中国和深圳政府对发展科技的决心、动员并分配资源来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深圳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双重支持,十分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新兴科技商业化。“事实上,我们已经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初创公司,为癌症患者开发两种新的候选药物。”彼得·罗比透露。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参与TBSI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项工作一旦完成,前景无可限量。这也是我选择这里作为一个长久发展之地而非中转站的原因。”彼得·罗比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今年初,他通过了深圳杰出人才的认定,这也是深圳市最高规格的人才计划之一。此外,他还开始了“孔雀计划”团队、深圳“千人计划”的申请工作。
  彼得·罗比与深圳的“姻缘”,只是特区面向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一个缩影。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2016年10月以来,深圳先后设立了6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吸引诺奖得主扎堆。
  截至2018年3月,深圳累计确认有3264名“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6万名外籍人才,累计14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占广东省的50%。近期,深圳又将创新打法,优化重构人才政策,特别面向全球精英“抛出绣球”。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