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回国资讯
厦门翔安区实施“群英领翔”人才计划 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区
来源名:厦门日报
分类:信息  创建于:2017-04-14 被查看:2542次
    架构在厦门东部的两大交通主动脉翔安大道和翔安南路,从一大早就车流涌动。在它们的交汇处附近,两幢现代化的高楼格外吸引路人的眼光。
    路人望到这里,是因为高楼的雄伟。但是,国内创新创业者的目光聚焦这里,则是建筑内的创新孵化中心所肩负着的特殊的使命——其总用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已引进微电子和电子商务园两大项目。
    “一栋楼”孵出18个“双百”人才项目。创立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心就写下了这样一个“神话”。事实上,透过不断汇聚而来的微电子、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新兴产业,现在人们看到更多的,则是人才的集聚。换句话说,它不仅有力推动了翔安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更成为当前翔安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实施“群英领翔”人才计划,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产业群催生人才群。这条思路的背后,是去年翔安实现的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翻番和自主培育“零突破”,以及人才工作的“六个突破”—— 自主培育一批双百项目,高层次人才实现由外引到自主培育突破;推荐企业入选9·8投洽会人才馆参展,取得首次突破;成立全市岛外首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科研服务平台实现突破;首次认定通过一批省市级众创空间,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实现突破;首次组织民俗文化、农村实用人才评选,本土特色人才培养实现突破;建成669套人才租赁房,其中50套作为高层次人才公寓,人才住房保障实现突破。
    【案例1】
    创新载体 用更活的机制引才育才
    由市区两级联动共建的厦门微电子育成暨产业基地,如今俨然成为全国微电子产业的专业孵化器。走进大楼,透过实验室密闭的玻璃窗,人们不难注意到各式各样的精密设备以及科研人员细致工作的身影。
    包括厦门微电子育成暨产业基地在内的创新孵化中心,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块牌子——翔安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前,这里引进电子商务、微电子、通信移动、新材料等企业120多家,从业人员达800多人,辐射带动翔安6个重点产业,产值近3亿元。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将全区最好的办公资源用于创新孵化中心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翔安区引才育才,把一个着力点,稳稳地放在载体的打造上。记者留意到,如今的创新孵化中心,可谓“五脏俱全”:不仅设有展厅、青年人才创客空间、微电子测试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等功能区,更有图书馆、工业云服务平台、科技服务中心以及餐饮、超市、银行等生活配套。正是依托这里,一个“众创空间+育成中心+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创新孵化体系迅速构建起来。目前,中心已认定通过冰与火、e企创等4家省市级众创空间,推动科翔公司与国家海洋三所、厦门大学共同开发国家级海洋微生物资源获取及开发利用共享服务平台,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副省级城市AR/VR产业协会,协调落实租赁市头工业区2.1万平方米厂房作为微电子育成中心产业基地。
    “有了这个共同的平台,众多创新创业和科技型企业才能伸展出拳脚,大干一番。”科翔公司董事长王建常常对来访的客人“炫耀”:有了好载体,才能引来“金凤凰”,最终也才能促进企业的成长。
    【案例2】
    热情服务 用更优的环境拴心留人
    每天出入创新孵化中心,潘允敬总是步履匆匆。作为厦门海合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以及厦门市第六批“双百计划”创业类人才,他时刻感受到身上的压力。不过,这两年,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潘允敬也频频收获欣喜。
    公司在2016年取得市、区创业扶持资金、生活补贴、场所租金补助等配套扶持资金153.5万元,其产品芯片应用于手机蓝牙胎压监测系统中的项目正申请专利,不久将批量生产……每回谈起这些,潘允敬总是心怀感激。
    潘允敬把公司的发展,归功于在这里得到的“热情服务”。而这,与翔安区深谙的一个道理紧密相连:引来了人才,要拴心留人,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更优的环境,其中,“服务”至关重要。
    这两年,翔安区整合政府、社会、市场服务资源力量,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一支77人的区级人才发展服务团队,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创业辅导,选派专人定时驻点办公,为人才企业提供申报指导、政策兑现等服务。此外,该区针对园区内成长型和孵化型企业制订了差异化的租金优惠方案,最高给予租金全免;实行分档累加奖励,将企业经营贡献部分返还支持企业再创新。同时,针对市“双百”计划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享受市级相关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翔安还给予最高240万元的区级创业扶持资金,以及创业场所补助、工资补贴、子女择校等一系列政策优惠。
    滨安社区,一连排现代化的住宅楼早已为外界所熟知——为了让人才真正把心留下来,翔安专门调配后滨、新曦669套房源作为人才租赁房,并重点拿出50套作为高层次人才公寓。
    “四两拨千斤”,现在不少人用它来比喻翔安特意成立的海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功能。翔安正是借助这一平台,首创全省唯一一个由财政出资进行政策性引导的小额贷款业务,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积极探索人才多元化投入机制,携手厦门诚华翔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基金小镇”,同时挂牌成立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两岸三地中心,打造厦门基金产业基地和孵化器,并通过集群效应带动国内外资金流入翔安,为辖区人才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投融资渠道。
    【书记谈人才】
    人才荟萃群英领翔
    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中共翔安区委书记 黄奋强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人才意识,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需人才。翔安区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造就和凝聚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布好“一盘棋”,放活体制机制抓人才。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党委政府只有树牢“党管人才”工作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政策壁垒和制度藩篱,建立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人才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有效发挥。要坚持“一盘棋”思想,高位布局,精准谋划人才规划实施体系,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等各个环节制定配套完整、上下衔接的人才政策体系。要延伸管理体系触角,建立“区委领导小组-重点人才工程工作小组-用人单位”的三级工作体系,形成党委政府牵头抓总、责任部门分工协作、园区(街镇)承载、用人单位、社会、市场延伸的齐抓共管格局。要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机制,重点向创业载体、人才引进、创业帮扶等项目倾斜,为人才创业提供精细化跟踪扶持。
    打造“梦之队”,紧扣产业发展聚人才。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只有加快人才集聚才能引领产业发展壮大。翔安区坚持“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打造一个团队、搞活一个产业”理念,紧扣“1+2+1”主导产业集群,厚植人才创业土壤,产业集群持续提质,打造形成了海西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并成为我市平板显示千亿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约70%),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各区前列。要紧贴产业,顺势聚才。坚持“引进来”和“自主培育”并重方针,从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链”入手,积极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以产业群催生人才群。要做优载体,筑好平台。继续做大做强翔安创新孵化中心、总部会馆集群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为人才提供便利的创业舞台和事业平台,形成集聚人才的“强磁场”。要整合力量,高端引领。加大对企业的政策资金投入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高层次人才“梦之队”创业摇篮。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231家,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16家,各类专利授权1037件,其中创新孵化中心“一栋楼”集聚120余家中小微科技企业,成功孵出18家双百人才项目,用有限的空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搭建“赛马场”,围绕创新创业用人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只有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坚持在使用中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以使用来激励,让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才能发挥人才最大效能,创造最高价值。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选拔方式,不拘一格选人才。2013年以来,翔安区大力实施“群英领翔”人才计划,不唯学历、职称,面向基层教科研一线选拔区级拔尖人才30名,引进潘晓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32名教育、卫生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钟世镇院士专家团队,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牵引和带动作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树立“凭能力和业绩评价人才”的导向,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让实干者得褒奖、有为者得实惠、能干者有干劲,进一步激励各类人才大胆干事创业。要变“伯乐相马”为“赛马选马”,在竞争机制中挑“良驹”,创造让“千里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环境,以才引才、以才育才,辐射带动全区人才队伍实现量质同升。
    当好“服务员”,创优服务环境为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翔安人才集聚环境的营造要紧扣区情,抓牢“四个结合”,即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产业发展与民生保障结合、项目孵化与金融扶持结合、政策保障与“互联网+服务”结合,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要当好双创“助理”,为人才提供人才招聘、产品推介、项目申报、合作商洽、交流联谊等“一条龙”服务,助力企业创业成长。要当好金融“天使”,引入多元化投融资机构,激活政府、市场资金资源,积极帮助企业落实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减轻人才创业压力。要当好生活“保姆”,协助解决人才子女就学、家属就业、住房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提升人才归属感。只有把人才需求作为工作的立足点,把人才的获得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用更多更实在的举措,精准服务,甘当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员”,才能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使人才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记者 王元晖)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