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回国资讯
国际领先团队最高可获资助3千万,中山发布“人才18条”
来源名:南方日报
分类:政策  创建于:2017-03-29 被查看:2056次
    3月28日下午,中山市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创新高峰论坛(简称“人才论坛”)在大信商务会议中心酒店开幕。中山市委书记陈如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文龙出席了论坛活动。国内人才工作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山如何推进新一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论坛上,中山市发布新一轮人才政策——《关于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意见》(简称“人才‘18条’”),新政从提高党管人才水平、实施“中山英才计划”、实施“中山优才工程”、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完善人才服务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18条政策,人才扶持力度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孙嘉琳 伍杰 李欣 李凤祥

    “十三五”期间要培养引进超千名高端人才

    陈如桂在论坛上致辞。他指出,处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山,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必须依靠人才、用好人才、成就人才。中山将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更大力度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力争“十三五”时期培养引进创新创业科研团队50个、领军人才50名、高端人才1000名以上,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陈如桂表示,中山正主动承接周边创新发展高地的高端要素溢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梯度转移,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科技、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将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让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华。

    “过去产业跟着城市走,人才跟着产业走。进入创新发展时期,产业跟着人才走,人才追着环境走。”陈如桂表示,中山将坚持错位发展,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通江达海、山城相依、田园相守的现代化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中山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还将着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确保人才安居乐业。

    引进团队最高资助标准提至3000万元

    人才论坛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对人才“18条”作了解读。对比已有的政策,新政对人才投入力度更大。例如,对市引进创新创业团队的资助标准,就从最高1000万元提高到最高3000万元。

    人才“18条”惠及面既包括领军人才,又兼顾了个人、团队与用才单位多方。除引进团队的资助标准提高外,新政对入选“珠江人才计划”团队的资助配套比例提高到1:1,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80万元补贴等,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中山英才计划”是针对精准引才、补齐高端人才不足短板而提出的系列政策,除加大资金扶持,还提出了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企业引才等措施;“中山优才工程”则从培养本土人才的角度,部署4项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紧贴中山实际,打造富有中山特色的载体和平台也是人才“18条”的创新之举,如实施特色小镇人才支持计划、翠亨新区人才发展“展翅计划”等,力求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良好平台。同时从完善服务的角度,人才“18条”提出了“人才安居工程”“中山优才卡”等具体服务措施,为人才在中山安居乐业解除后顾之忧。

    根据“人才安居工程”:院士等第一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可享受200万元购房补助,或免租入住200平方米以上住房,在中山全职工作满5年可无偿获赠该住房。第二至第六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享受10万至50万元购房补助,3年内可免租入住人才公寓。同时,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还对高层次人才倾斜,实行最高20%额度上浮优惠。

    ■论坛直击

    全球化趋势下,怎样用好全球人才?

    人才论坛上,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围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主题,就“新常态下的人才革命”开展了主旨演讲。他表示,新常态是国民经济发展方式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投资驱动逐步转换到创新驱动。新常态下的人才革命,就是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条新路。

    在互动沙龙上,沈荣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广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王志云,共同围绕人才革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互动。王振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深度全球化,而这需要人才引进来支撑。如何推进新一轮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一条鲜明的主线,可以概括为一个“放”字。继续下放权力,放宽人才引进的条件,放开贸易投资空间等,放开人才和创新通道,才能推动人才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全球化趋势下,怎样用好全球人才?”王珺认为,经济、技术、人才、教育是一个有机的链条,“有什么样的经济平台就用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和平台联系在一起,以平台聚人才,以人才聚平台,两条路径都已经有成功的经验,目前中山乃至广东正在从两条路径同时推进人才战略。

    ■相关

    非本地户籍特殊人才允许购买1套新房

    在前不久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若有半年以上社保或个税的限购1套住房,2年以上社保或个税的限购2套,补缴不算。不过,《通知》中公布的限购政策并非“一刀切”,针对技能型、高层次特殊人才,政策也有另外专门规定。

    根据《通知》,规上限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经认定的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里,属于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毕业生、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型人才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企业法人代表签名的劳动合同及本市社会保险证明的,允许购买1套新房。

    再者,经市人才主管部门同意引进或纳入政府管理服务备案的非本市户籍院士、领军人才等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出具的证明,允许购买1套新房;在本市连续工作满1年以后,允许购买第二套新房。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