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职位搜索     企业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回国资讯
杭州“人才新政27条”激发发展活力
来源名:杭州日报
分类:政策  创建于:2015-01-26 被查看:2676次
  以往的人才政策,更多集中在高层次人才领域,但杭州“人才新政27条”,“5+1”人才分类机制几乎将所有人才“一网打尽”。眼下,杭州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一号工程”、“两区”建设,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前所未有,“人才新政27条”的出台,无疑为杭州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将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人才战略已成全市普遍共识
  人才竞争是杭州实现高起点上新发展的核心动力,杭州发展要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前列,关键要靠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人才兴则杭州兴,人才强则杭州强”,已成为全市各地各部门的普遍共识。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陈国妹: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截至2013年底,我市人才总量达180.72万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7000多人,其中不乏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级“千人计划”专家,人才科研成果成效显著,专利量名列全国前列,人才所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于GDP增速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初步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客观上讲,早期制定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的政策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且存在相对分散、力度不够、市场化手段不多、系统性不强等问题,要想吸引各类人才到杭州创新创业,必须形成政策上的比较优势,打造人才政策2.0版。此次杭州“人才新政27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也是国内领先的、分量最重的、最有吸引力的政策。

  坚持抓人才,构建完善体系
  早在2009年,高新区(滨江)就实施了针对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5050计划”,给予高层次人才项目最高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两年内最高500万元银行贷款的全额贴息,这在当时是非常领先的。
  2012年,“5050计划”又出了2.0版,重点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项目由国际顶尖人才全职参与或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和1000万元银行项目贷款的贴息,并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人才公寓配售和配租保障……
  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詹敏:  应该说,我们较早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这几年,高新区(滨江)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就是坚持抓人才,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人才政策,并将人才政策落到实处,自然而然有了“三创”,即“创客、创业、创新”,构建了相对完善的人才体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造就了信雅达、阿里巴巴、恒生电子、华三通信、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浙江中控、聚光科技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高新区(滨江)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GDP增速为11%,全区工业销售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增长21.7%。我认为,关键就是抓住了“人”。抓住了人,也就抓住了项目,接着技术就跟着进来了,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现在我们谈创新驱动,其实核心也在于人才,北京中关村为什么做得那么好?因为中关村人才多,全国很多高精尖信息技术人才都在那里。

  解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按照计划,到2020年,杭州要引进和培育2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50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使全市的人才总量达到250万名左右,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处于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君:“人才新政27条”力度还是蛮大的,这在全国也不多见,这不仅是企业的需求,也是杭州对知识和技术的尊重。我也一直鼓励人才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上去创业创新,2013年我们曾做过一个项目,那就是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向产业一线积聚的政策研究。
  以前政府出台的人才政策更多集中在高层次人才领域,而高层次人才在企业技术人才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真正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大部分中级人才,但他们很少能享受到政府的奖励政策。杭州“人才新政27条”,实施A、B、C、D、E类人才分类机制,几乎将所有人才一网打尽,可以让更多人才为我所用,为杭州发展所用。
  杭州企业外来人口多,户口、住房、教育等配套难以到位,人才在杭州没有根,很难产生归属感,整个社会尊重人才的氛围还没有形成,这是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现在有了“人才新政27条”,解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或许就有更多的人才愿意留下来,在这里创业、创新,踏踏实实干事业。(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猎头合作 | 使用说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Unknown Space, since 1996